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根據教育工委《中共安徽省教育工委關于印發<2021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點>的通知》(皖教工委函【2021.68】號文),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在委廳和校黨委堅強領導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握規律,凝心聚力,提高站位,為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夯實思想政治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一、圍繞建黨百年重大主題深化師生理想信念教育
目標任務: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師生中入腦入心。緊扣黨中央關于慶祝建黨百年總體部署,在師生中開展全覆蓋、全方位、全融合的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教育。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
工作措施:(責任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業余黨團校)
1.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引向深入。
(1)充分發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作用。每2周開展一次中心組成員到系部、部門宣講活動,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將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統納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2)充分發揮業余黨校作用。組建講師團,常態化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每學期開展2次專題講座,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組織開展講座或宣講活動。
(3)發揮大學生骨干作用。建立業余團校,組建大學生宣講團,發揮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作用,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班級巡回宣講,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微視頻展演等,創新開展愛國情懷、工匠精神、創新思維等一系列宣傳活動,增強理論教育針對性和親和力。
2.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責任人: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學生處、部門、系部)
(1)按照《安徽機械工業學校黨史學習教育方案》,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嚴格落實規定動作,積極做好自選動作,在廣大黨員干部、師生中掀起“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熱潮。
(2)認真組織慶祝建黨百年活動,上半年召開一次黨史學習教育經驗分享交流推進會,推動學校將黨史學習教育有效做法、有益經驗,納入學校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中。
(3)六月份組織開展“黨課月”活動;“七一”前后集中推出一批優質黨課視頻在廣大師生中展播。
3.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活動。(責任人: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學生處、部門、系部)
(1)堅持學習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統籌抓好“四史”宣傳教育。各部門、系部、班級每周觀看一集《黨史故事100講》視頻,有效提升廣大師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
(2)深入挖掘當地蘊含的豐富紅色文化教育資源,聚焦與本地相關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科學大家等先進人物,以部門、系部為單位開展師生“網上重走長征路”黨史故事講述活動。
(3)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結合“五四”“七一”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營造“四史”宣傳教育氛圍。舉辦一期“輔導員班會征集和集中展示”活動;組織開展經典紅歌傳唱活動;舉辦“黨史知識競答”活動。
4.牢牢掌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責任人:校辦公室、學生處)
(1)強化熱點問題辨析、風險監測預警、校園輿論引導,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歪曲黨史、抹黑英雄、消解崇高的一切圖謀,堅決抵制防范錯誤思潮在校園傳播。
(2)舉辦專題培訓班,指導學校守好“QQ群、微信公眾號、抖音、校園廣播”等網絡意識形態陣地,防止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黑”。
(3)推動新修訂的《教育系統貫徹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的實施細則》落地見效,強化追責問責。
二、進一步提升學校師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目標任務:以加快構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為支撐,不斷提升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實踐育人、心理育人等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精準把握師生思想行為表現和成長發展軌跡,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師生思想政治素養協調發展。
工作措施:(責任人:黨支部、校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產教融合中心、部門、系部)
1.加強師生思想政治狀況動態分析和整體把握。教務處、學生處分別開展學校師生思想政治狀況調研,重點掌握總體狀況和個別現象。針對青年教師、高職學生、中職生、畢業生等群體開展專項調研,把握思想特點、行為特征及發展需求。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動態了解師生思想狀況。
2.推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突破。各支部把師生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建工作中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找準問題短板,壓實責任,
強化師生政治把關、理論學習、國情教育、實踐鍛煉等工作,把解決師生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強化對師生的思想教育與人文關懷。
3.充分發揮校園文化育人功能。充分發揮校史校風校訓校歌的教育作用,并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緊密結合,引導師生在知校愛校中厚植家國情懷。以創建文明校園為抓手,選樹一批文明辦公室、文明班級、文明宿舍,帶動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健全完善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等管理制度,用好升國旗、唱國歌及國旗下講話等教育形式。
4.深化網絡思政守正創新。發揮大學生習慣使用的網絡應用平臺傳播優勢,增強正面宣傳吸引力和有效性。出臺學校網絡公眾號管理實施辦法,明確學校黨委主體責任,強化日常監督管理。舉辦大學生網絡素養、輔導員網絡思政能力提升培訓班,匯聚一批精品課程,推出一批網絡課堂,打造一批優秀輔導員。
5.構建社會實踐長效機制。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加強對社會實踐主題、內容的統籌設計。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機制,明確學時學分要求。挖掘和編制“資源圖譜”,在重點企業、社區街道、鄉鎮農村建立常態化社會實踐基地,引導學生了解國情社情民情。依托國企領導上講臺、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會等,推動形成“實踐育人共同體”。
6.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提質增效。配備學校“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專職教師,構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實時預警機制,成立心理危機預防干預工作小組,開展專題輔導,努力降低極端事件的發生率。征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優秀案例,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強化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目標任務: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加快配齊配強輔導員、班主任、思政課教師,暢通發展路徑,提升專業能力。統籌發揮骨干示范帶動作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性、創新性。
工作措施:(負責人:黨支部、教務處、學生處、部門、系部)
1.強化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培養。每學期舉辦一期輔導員、班主任培訓,加大對輔導員、班主任思想政治素養的提升,尤其是提升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識和能力。
2.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不斷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加大思政課專職教師的培養,尤其對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每月開展2次思政教研活動,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并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貫穿新一輪課改,主動挖掘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中思想品德、時事政治、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科學精神、創新思維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融化、滲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的熏陶和引導。
3.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團結和帶領廣大師生加強理論學習,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安排各支部聯系若干班級,每月一次走進所屬班級開展不同形式的時事政治宣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教育引領作用。
4.加強理論和實踐研究。成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圍繞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四五”規劃研究、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建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中心、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扎實開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