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梅,女,漢族,1967年出生,1989年畢業于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同年7月進入安徽機械工業學校當教師,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長期擔任班主任和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工作。認真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忘我工作,無私奉獻,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三十多年來,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主要事跡如下:
一、默默耕耘、不斷鉆研
1989年9月,我踏上了 “三尺講臺”。從那時起,我就把人生的坐標定在了為教育獻身的軌跡上。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事業看得神圣無比。為了做好教師這項神圣的工作,始終堅持不斷地學習,堅持閱讀有關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教育教學刊物,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師。我深知沒有堅實、厚重的業務功底,沒有準確的知識結構,沒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就無法勝任太陽底下最光輝的教師這一職業,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專升本考試,拿到了本科學歷,還多次參加了省教育廳組織的教師培訓,并拿到了相關學習的技術證書。在教學中力爭做到有清晰透徹的思路,耐心尋味的啟發,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每一節課都成為精雕細琢的示范課。
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對待每一位學生如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從不耽誤學生一節課。記得有個寒冷的冬天,接到值班老師的電話,我所帶班里的江西學生郭四花,半夜突發急性闌尾炎已在送往醫院路上,我克服孩子小的困難,第一時間趕往礦工二院。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必須盡快做手術否則學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而家長又遠在江西不能及時到場,我做為班主任義不容辭地為她在手術單上簽了字,等到手術結束,我又懷忐忑不安的心守了學生一夜。在以后的幾天里我白天堅持上課,晚上去看護學生,還抽空為她煲些有營養的補湯,直到她病愈出院為止,我也沒因此耽誤上一節課。
三、細心關愛,耐心幫助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練就了一雙敏銳的眼睛、養成了一顆細微的心,能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存在的異樣,并能及時糾正、教育、培養,使之沿著健康的道路前行。比如,我所帶06-11班里有個男孩叫武旭偉,他從小就是一個留守兒童,父母長年在上海打工他跟著老人過,缺少父母的關愛,到了我這個班以后,我發現班里有個同學脾氣不好,有點不如意就發火而且看人的眼光也不友善。當我知道這件事后,我經常找他談心,我一開始問他家長情況的時候他很反感,他認為對父母給他錢是他們欠他的,他不知道家長外出打工的艱辛,沒有感恩的心。我知道這些情況后,一方面經常開導他,要換位思考體量父母的難處,另一方面與家長溝通,讓他們抽空多與孩子電話聯系,能回來盡量每月回來看一次孩子多培養感情,這樣大半年以后,我發這孩子變了,不愛發脾氣了,笑容多了,變陽光了,看到他的轉變,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本來他的藍球打得就好,還帶領我班學生打了個全校第一名,他短跑也很好,在校運動會上拿了3個第一,在他的帶動下我班獲得全校團體第一。當然了他除了體育好,學習成績也不錯,畢業那年順利地考上了淮南職業技術學院。
四、恪盡職守、任勞任怨
任教三十多年來,我始終默默耕耘在“三尺講臺”。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不求回報、只講奉獻。歷年來我除了教學工作以外,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所帶的班級不少于十個,曾經為學校培養出學生會主席,學生參加對口升學考試還有考上本科的,06-11班曾獲省級優秀班集體,歷年來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中拿獎的次數數不勝數,畢業的學生在許多行業也算干得不錯,也算是碩果累累吧。
日復一日的平凡歲月,默默耕耘的無悔人生,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自己的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