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我校明德書法社在東附樓三樓開展書法學習活動。指導老師朱守山,副社長潘秀文及全體書法社社員參加。
“莫怪世人偏愛書,醉后飄然似神游,尋盡千萬皆無效,唯有一隸解千愁”漢隸是我國兩漢書法藝術的象征。《曹全碑》是漢朝著名隸書碑刻,其特點,字形秀美,線條粗細,變化大,中宮緊實,主筆突出,書寫動作瀟灑飄逸,有篆書筆是隸書代表作之一。
本次活動,朱守山老師主要講述了曹全碑的書法講解,分別從基礎的橫豎筆法講起。在曹全碑中,其橫筆分為圓頭長橫、方頭長橫、彎頭長橫、短橫。曹全碑的副筆橫畫大多有前重后輕的特點,收筆略呈遲鈍的尖勢,寫橫筆收筆時,筆鋒要運至末尖不能急促掠出,起筆時藏鋒很重要,方向不同,位置不同,塑造的形態也就不同。其豎筆分別為懸針豎和垂露豎兩種,曹全碑的豎畫起筆多藏鋒成圓勢,收筆則有尖和圓的變化。如“平”“中”收筆的尖尾為尖勢,則稱為懸針豎;“祖“”“東”的收筆尖尾為圓勢,則稱為垂露豎。
隸書算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入門沒有楷書那么復雜,學好隸書再學習其他筆法會相對容易很多。
通過本次講解練習,社員們對隸書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習,并且能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到隸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