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進行第六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提出并闡述了“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等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為繼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7月2日上午,馬列主義學習小組第五組全體同學在指導老師朱守山的組織安排下,對黨的理論創新進行了深入學習。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從三方面展開學習論述:一是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守“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我們應拓寬理論視野,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二是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在“兩個大局”加速演進并深度互動的時代背景下,人類社會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共同問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也都面臨著一系列新的重大課題,所以我們需及時科學解答時代新課題。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注重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提煉出新的理論成果,著力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億萬人民心中,成為接地氣、聚民智、順民意、得民心的理論。
組員們深刻領悟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宏大畫卷已經鋪開,站立時代潮頭,新時代青年要開拓進取、銳意創新,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黨的創新理論,掌握并形成洞悉社會、人生、時代和世界的科學視野和敏銳眼光。堅持馬克思主義觀點,把廣闊天地作為創新創造的舞臺,激發青春的能動力,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新時代青年一定能以青春之我創造更加美好的中國。(文字:陳曉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