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扎實推動思政課一體化建設,10月11日下午,人文基礎系思政教研室開展集體備課交流研討活動。學校教務處主任吳寧、系部副主任陳銘應邀參加活動,擔任本學期思政課的專兼職教師及升學部思政課教師一起參加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由思政教研室負責人繆紅娟主持。
繆紅娟首先回顧和總結兩年來思政教研室開展集體備課情況,概況集體備課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改進之處。
活動現場(一)
集體備課會上,朱守山老師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專題》這門課程的教學思路、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案例進行了分享,強調理論教學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讓思政課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活動現場(二)
高玉老師、鄧春江老師關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闡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設計理念,指出要充分梳理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圍繞知識點深入解讀教學內容并做到與時俱進。
汪燕茹老師就《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提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引發與會老師們的思考與探討。
魏琛琛老師從宏觀上剖析了《思想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重點講解了課程目標,并對教材章節內容進行深入研讀和解析,同時提出要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繆紅娟老師就《形勢與政策》(第三版)第八講“筑牢民族團結基石,共譜和諧發展樂章”開展說課展示。她把講授、討論法恰如其分運用在不同知識點,不僅體現職業教育特色,更給予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滋養。在內容設計上注重詳略有致、側重點分明、重難點突出。
吳寧作總結發言時首先對此次的集體備課給予充分肯定,強調思政教師的教學要做到有策略、有思路、有方法、有模式,重規范、重學習、重合作、重評價,同時,鼓勵各位老師要多借鑒、多學習、多聽課,從而更好更快的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團結協作的大局意識、務實進取的工作作風、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做出亮點和特色,打造品牌課程。
思政課教師積極發言,各自選擇不同的切口,表述了自已的想法,見解獨到。通過交流分享,大家一致認為立德樹人是學校辦學之本,每位老師都應該認真鉆研教材,更要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集眾人智慧,具備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用心、用情、用功上好每一堂思政課,在學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種子,當好學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文字:繆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