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級黨組織正陸續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作為黨的組織生活的重要形式,是了解干部、精準識人、聽取民意的一種重要渠道,也是關心關愛、激勵干部的有效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對干部經常開展同志式的談心談話,既指出缺點不足,又給予鞭策鼓勵,這是個好傳統,要注意保持和發揚?!睂嵺`證明,談心談話制度落實得好,不但能統一思想、增進團結,還可以提振信心,激發干事新活力,戰勝前進中的各種困難。
“相處之道,貴在交心”。黨員干部在開展談心談話時,相互之間要敞開談、深入談、談透徹,不妨多上些“思想實”“作風實”“擔當實”的“實料”,做到真正找準問題,剖準原因,觸及干部的思想和靈魂,以撥云見日、春風化雨之功凝心聚力,讓談心談話見“筋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談心談話多些“思想實”鞏固“底子”,防止“堤毀于蟻穴”。打鼓打到點上,談話談到心坎中。談心談話要想抓住干部的心扉,需要打開思想之門,去除藩籬、消解隔閡,把思路問題談開,清走思想塵埃。毋庸諱言,不少同志對談心談話還存在“例行公事”、消極抵觸的錯誤觀念,以至于談心談話不過心、不過硬,講“情面兒”、“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思想碰撞不出火花,其結果事倍功半,甚至瞎了“功夫”。說到底,談心談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需要使出“繡花”功夫,堅持問題導向,“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因人施策、因勢利導,缺什么談什么,存在什么指出什么,不僅談話人要摸清干部思想脈搏,做到“掌握情況”“提醒糾偏”,把建議意見、個人訴求收集到位,摒棄關注“開展了”而忽視“開展好”的麻痹“思想”。被談人也要保持“聞過則喜”的修為,敢于自我揭短亮丑,及時“咬耳扯袖”“理順情緒”,避免因思想上的波動而殃及“池魚”,真正找到打開談話對象“心防”的鑰匙,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增強抵御各種“疾病”的免疫力。
談心談話多些“作風實”畫準“畫像”,防止“琵琶半遮面”。談心談話,重點在談,是向組織講真話、交實底,主動接受監督,反思改進、錘煉黨性的重要方式。于此,談心談話必須是自覺深入、實事求是,多一份“檢身若不及”行動自覺,不能以“優點即缺點”敷衍應付,讓“談心談話”淪為“自我打扮”的“粉飾工廠”。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員干部要把握好黨史學習教育契機,緊緊圍繞作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追根溯源,消除組織生活會各環節中“差不多”“過得去”的且過作風,形成“問題清單”,明確“責任清單”,落實“整改清單”,確保“病雖未發,治未病”。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堅持談思想、談黨性、談廉政、談業務、談作為“五必談”里刀刃向內,敢于向干部“修枝剪葉”,將“畫像”素材融入談話提綱,拒絕面上“談過”、心里“彈過”的形式主義,讓流于表面、空談虛做的“走形式”沒有市場,談心談話不再遮遮掩掩,才能達到“紅臉出汗”“排毒治病”,增加談話“辣味”的效果,在求真務實的具體行動中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談心談話多些“整改實”喚醒“作為”,防止“雨過地皮濕”。談心談話既是領導干部、黨員拉近距離的“粘合劑”,也是開展自查自糾的重要內容和規定動作,是強化問題意識、找出問題與不足,用心補齊短板、兜牢底線,更好的落地落實自我革命精神、自我整改的“政治能力提升”有益舉措,助力黨員干部“吾日三省吾身”,查準“懶散庸”、慢作為、不作為的病態。一場談心談話“及時雨”要突出將“等上門”變為“找上門”般有的放矢、指點“江山”,也理應是常抓不懈的精心準備而又脫落模板化、教科書式的內容教條,既指出缺點不足,知道“改什么”“怎么改”,又給予鞭策鼓勵,消除思想顧慮,敢于得罪人,不當老好人,讓被談者臉上火辣辣、內心熱乎乎、心中亮堂堂,讓談心談話“交底”更交“答卷”。為此,談心談話要強化結果運用,避免一談了之,讓談心談話成為推動問題整改落實的重要力量,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把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