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的榮譽感,是對自己作為黨組織一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是共產黨員黨性的集中體現。
參加黨史學習教育,感觸良多。革命戰爭年代,一些共產黨員慷慨就義時,常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從中,可以看出革命先輩信仰之堅定,也能夠感悟到他們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的珍重。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擦亮了這四個字,捍衛了共產黨員的榮譽。
共產黨員的榮譽感,是對自己作為黨組織一員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是共產黨員黨性的集中體現。有了這種榮譽感,就會激發出對黨組織的熱愛之情,就會主動自覺地對黨的事業肩負起責任使命,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勇于擔當。“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院士,一生獲得的榮譽數不勝數,但他最看重的、也是最令他激動的,還是“優秀共產黨員”這個榮譽。“我雖然離休了,但永遠是黨的人。”全國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張富清這句樸實的話,體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強烈的黨員意識和無悔追求。這種崇高的榮譽感和自覺性,凝聚成一股時代洪流,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共產黨員的榮譽感,是一股無形力量,最終會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產生巨大影響。無論在解放戰爭的烽火中,還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里,我們都能真切感受到共產黨員捍衛榮譽所表現出的勇毅與果敢。今天,在諸多現實考驗面前,我們更要清醒地看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榮譽感決不能喪失,決不能淡化“第一身份”。身份淡化了,黨性觀念就會淡薄,責任義務就會淡忘,從而導致政治責任弱化、奉獻精神喪失。只有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增強對身份的榮譽感,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信心,拿出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護黨、在黨為黨的堅決行動,才能匯聚起在新時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
在學習黨的厚重歷史中進一步增強榮譽感。學習黨的歷史,我們可以深刻認識到,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正是有了黨的堅強正確領導,中國人民翻身得解放,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創造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奇跡,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等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事實充分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作為共產黨員,不但要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要通過黨史學習進一步增強作為共產黨員的榮譽感,進一步增強知黨愛黨、知黨信黨、鐵心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靠規范的組織生活進一步提升榮譽感。對共產黨員來說,經常深入的組織生活不僅有助于開展工作、錘煉黨性,還有助于提升黨員的榮譽感。健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有利于凈化靈魂;黨內同志間相互平等的政治生活習慣,有助于避免自視特殊;黨內民主和黨內監督,有助于黨員廉潔自律;對重大問題的深入討論,有助于消除黨員間的分歧……黨員積極參加組織生活,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思想境界、養成良好作風、強化黨員意識和責任意識,激發出共產黨員的榮譽感。
以優秀共產黨員為榜樣進一步鞏固榮譽感。當優秀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勇敢地站出來、頂上去的時候,也是他們榮譽感和使命感突顯的時候。這些黨員在關鍵時刻所迸發出的榮譽感,不僅會長存于他們內心,更會激勵更多的黨員奮勇爭先、忘我工作、戰勝困難。我們應以優秀黨員為榜樣,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自覺用崗位實踐砥礪黨員榮譽感,主動承擔急難險重的任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肩負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