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就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出安排部署。筆者認為,將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不能“走場子”“裝樣子”“抄方子”,需力戒官僚主義、根除形式主義、走出經驗主義,切實做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尊重和認可。
力戒“走場子”的官僚主義,發揚“孺子?!卑愕臑槊袂閼?/p>
為群眾多辦實事是黨員干部的基本職責,是踐行初心使命和增強公仆意識的直接體現。部分黨員干部在為群眾辦事的過程中,熱衷于“造亮點”“建門面”,喜歡搞“一陣風”“一個樣”,這種“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的行徑為人民群眾所深惡痛絕。干部怎么干,群眾就怎么看。為群眾辦實事不是“走秀式”,不能成為“耍官威”“邀政績”的幌子,而是要真正地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抓到手中、記在心里、落到實處。要發揚“孺子?!卑愕臑槊袂閼眩蛔觥肮倮蠣敗?,要做“勤務員”,堅守“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信念,涵養“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襟。要不斷深入到基層一線,走進老百姓家里,與群眾同坐一條凳、同喝一杯茶、同吃一鍋飯,了解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想,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根除“裝樣子”的形式主義,練就“老黃牛”般的奉獻精神
為群眾辦實事,重點在“實”,著重突出辦事目的要實、方法措施要實、辦事效果要實。部分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習慣于“打折扣,搞變通”,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使黨中央利國利民的好政策無法落到實處。干部好不好,群眾說了算。為群眾辦實事不能“裝樣子”“做表面文章”,而是需要擼起袖子真抓實干,把腳步扎根在“泥土”里,把服務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練就“老黃?!卑愕姆瞰I精神,少當“二傳手”,多做“主攻手”,厚植“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的情懷,強化“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擔當。要多送一些溫暖,少說一些“大話”“空話”,多通過實地調研,了解基層真實情況,明白老百姓需要什么、困難在哪里,才能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走出“抄方子”的經驗主義,傳承“拓荒牛”般的進取作風
一個藥方子只能對癥下藥治好一個病患,對于其他患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部分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信奉“經驗主義”,習慣“慣性思維”,喜歡用舊方法、舊理論去面對實際的問題,導致迎接挑戰“望而卻步”,落實工作“紙上談兵”。干部作風實不實,為群眾解難排憂是“試金石”。為群眾辦實事絕不能“因循守舊”“循規蹈矩”,時代在變化,群眾的需求在變化,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需進行突破和創新。要傳承好“拓荒牛”般的進取作風,不做“守攤人”,爭當“改革家”,突顯“百尺竿頭須進步”的本色,提高“長風破浪會有時”的韌性。要握新時代群眾工作的新形勢,不斷更新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以務實的舉措把工作落到實處、抓出實效,并主動去面對急難險重的問題,多接幾次“燙手的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讓群眾在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變化中增強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